战斗包子
关于本人

关于本人

个人信息

  • 张**/男/1996
  • 清华大学/精密仪器系/博士
  • Email:kunmeigo@gmail.com

学习经历

天津大学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工学学士( 2015年9月 ~ 2019年7月 )

主修课程:电路、信号与系统、微机原理、模拟电子技术、数字系统设计、工程力学、工程光学、精密机械设计、精密测量理论及技术。
GPA:3.85(专业前3%)

清华大学 精密仪器系 仪器科学与技术 工学博士( 2019年9月 ~ 2024年7月 )

研究方向:微纳尺度半导体器件及近零功耗红外MEMS开关 Scopus ORCID:0000-0001-7614-5589

二维应变半导体材料应变特性研究 ( 2019年9月 ~ 2021年6月 )

近零功耗红外智能开关(博士课题) ( 2021年9月 ~ 2024年6月 )

科研成果

[1] Zhang, Z., Li, P. & Zou, Y. Zero-power infrared switch with two-phase microfluidic flow and a 2D material thermal isolation layer. Microsyst Nanoeng 10, 122 (2024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378-024-00761-x

[2] Zhang Z, Yan J, Zhao J, et al. Near-zero-power infrared relay based on microfluidic switch and metamaterial absorber[J]. Applied Physics Letters, 2023, 123(12).

[3] Li P, Zhang Z, Shen W, et al. A self-powered 2D-material sensor unit driven by a SnSe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[J].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, 2021, 9(8): 4716-4723. (导师为第一作者)

[4] Li P, Zhang Z. Self-powered 2D material-based pH sensor and photodetector driven by monolayer MoSe2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[J]. 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, 2020, 12(52): 58132-58139. (导师为第一作者)

[5] Zou Y, Zhang Z, Yan J, et al. High-temperature flexible WSe2 photodetectors with ultrahigh photoresponsivity[J]. Nature Communications, 2022, 13(1): 4372.

[6] Zou Y, Li P, Su C, Yan J, Zhao H, Zhang Z, You Z. Flexible High-Temperature MoS2 Field-Effect Transistors and Logic Gates[J]. ACS Nano, 2024.

[7] 李, 张, 杨, 张. 一种自驱动的微型氨气传感系统: 中国, CN110426432A[P]. 2019-11-08.

[8] 李,张. 一种近零功耗自唤醒开关: 中国, CN117318690A[P]. 2023-12-29.

获得奖励

日内瓦国际发明奖——评审团特别嘉许金奖(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自供电传感微系统) 2023 年
清华大学精仪系歌尔二等奖学金 2023年
清华大学秦皇岛英才奖学金 2021年
清华大学社会实践奖学金 2021年
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三等奖 2018年
深圳杯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2017年
天津大学三好学生 2016-2019年
天津大学学习优异先进个人 2016-2019年
天津大学精仪学院OES实验室奖学金 2017年

工作经历

自动驾驶规控算法工程师 ( 2024年7月 ~ 至今 )

835项目 · 参考线(Trajectory Planning)系统 CNOA · 参考线/轨迹规划系统

自动驾驶规控 (Planning) 模块的算法栈开发,负责 CNOA 功能的参考线 (Reference Line) 生成与轨迹优化。 * 设计并交付了鲁棒的地图-感知时空配准算法,通过融合轻地图(非HD-Map)与实时车道线感知,显著提升了在交叉路口、匝道汇流等高动态场景下的轨迹稳定与乘坐体验。 * 开发了基于导航路径与实时交通流的智能车道决策 (Lane Decision) 逻辑,处理复杂的道路分叉、汇流与动态避障场景,确保决策的最优性与安全性。 * 重构并优化了基于B样条的QP轨迹精调模块,以路沿/障碍物为硬约束,以平顺度(Jerk)、曲率为代价函数,实现了高标准的轨迹稳定性与舒适性。 * 攻克了多个棘手Corner Cases:例如,设计“历史保持-贝塞尔过渡-目标车道”三段式粗解管线,解决了在非结构化路段(强依赖Frenet坐标系失效)的轨迹生成难题

本文作者:战斗包子
本文链接:https://paipai121.github.io/about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3.0 CN 协议进行许可